式中:η—溶剂的黏度,mPa·s;κB—波尔茨曼常数,J/K;T—温度,K;R—水力学半径,nm;D—扩散系数,cm2/s。
分散的胶体粒子在液体中做无规则布朗运动时,在固定散射角θ处观测到的散射光光强Ι(t)随时间涨落,相关时间的指数衰减函数如下:
G(τ)=[Ι(t)·Ι(t+τ)] (2)
方程(2)中:Ι(t)—散射光光强;τ—衰减时间,ms。衰减时间τ与表征体系中粒子的集体布朗运动平移扩散系数D有如下关系:
式中:q—散射矢量,cm-1;n—样品折射率;λ0—光在真空中的波长,nm;θ—散射角,°。将(3)式带入(1)式得到最终黏度计算公式为:
式中:η—溶剂的黏度,mPa·s;κB—波尔茨曼常数,J/K;T—温度,K;τ——衰减时间,ms;R—水力学半径,nm。
分别取2.5mLTris-HCl缓冲液,快速经过0.22μm的滤膜(水膜)过滤后,缓慢滴入3个已经由丙酮淋洗干净的光散射专用测量瓶中,用移液枪取2μL3种不同胶体粒子分别加入Tris-HCl缓冲液中,轻轻摇匀使胶体粒子充分分散在体系中避免气泡给试验带来干扰,等待测量。
2.5mL稀释好的不同浓度梯度的蛋白溶液,快速经过0.22μm的亲水滤膜,放入已经由丙酮淋洗干净的光散射专用测量瓶中。重复3次,在相同浓度蛋白溶液测试样品中,分别用移液枪精确滴入2μL3种胶体粒子(A,B,C),轻轻摇晃光散射瓶子30s,使胶体粒子充分分散在溶液中。所测量的每种蛋白有15个样品,所有样品均操作相同,清楚标记每个样品名称。
本试验选择的测量波长为632.8nm,测量角度为90°,测量温度为25℃,测量时间为30s,每个样品重复测量10次。
取3个试管,分别加入3mLTris-HCl缓冲液,用移液枪取2μL3种不同胶体粒子分别加入到3个试管溶液中摇晃,使胶体粒子充分分散到溶液中,取样加入到样品池中25℃等待测量。样品测试前在仪器中平衡60s,设定蛋白模式程序,每组运行11次,运行3组,结果为多次测试的平均值。
在25℃下,将动态光散射所制备的样品放入样品瓶,利用光散射仪对BSA,BLG,lys3种蛋白与3种粒子做静态光散射分析。测试角度范围为30°~60°,2°为一个梯度,测试误差为5%,测试时间为30s,测试中入射光强保持不变,待测样品平行测定3次。
声明:本文所用图片、文字来源《中国食品学报》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与本网联系
相关链接:三羟甲基氨基甲烷,聚苯乙烯微球,溶菌酶,丙酮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